中國生物工程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Biotechnology,CSBT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Biotechnology)成立于1993年,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民間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作為全國性一級學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通過組織精品學術活動,促進學術交流與繁榮;同時在官、產、學、研間架設橋梁,推動生物技術發展和成果產業化。
目前,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下設5個專業委員會,包括:醫藥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農業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工業及環境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海洋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糖工程專業委員會;學會下設4個工作委員會,包括:國際合作工作委員會、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繼續教育委員會。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主要業務包括: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促進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開展國際民間科技交流與合作,開展生物工程技術咨詢、服務,開展生物工程學科普及和人才培訓,編輯出版《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生物技術產業》,接受政府委托項目等。
學會性質: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是由從事生物工程活動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和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并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團法人,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
歷史沿革:
二十世紀80年代,我國制定了“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即“863”計劃),將生物技術列為優先發展領域之一。為推動我國生物技術及產業發展,由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翁延年教授、孟廣震教授,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徐成滿教授,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周永春教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生物工程進展編輯部(現名稱為《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編輯部)”張樹庸教授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籌備小組”,并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委(現為科學技術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經中國科協批準、民政部登記,于1993年6月7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宣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正式成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以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院士為理事長的第一屆理事會,并設立了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工程和酶工程四個專業委員會。2003年,為更好地推進生物技術及產業發展,將原有的四個專業委員會調整為農業生物技術、醫藥生物技術、工業與環境生物技術、海洋生物技術和糖生物工程5個專業委員會以及國際合作、生物產業促進、科學普及和繼續教育4個工作委員會。同時,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的掛靠單位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編輯部變更為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目前有會員????人,會員單位???個。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成立以來,除每年度的學術年會外,還主辦、承辦、協辦了多次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多次組織中國科協年會生物技術分會,為促進生物技術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從2007年開始,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經中國科協批準,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主辦、聯合18個全國性的相關學/協會、地方政府和科學時報社,組織了每年一次的“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大會已經成為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界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水平最高的活動,對我國生物技術及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會定位:
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服務。
學會宗旨: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崇尚科學,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團結全國各領域從事生物工程研究開發、生產經營、科研管理、教學普及和情報出版等各方面的科技人員,致力于推進生物工程學術交流與產業發展,加速研究成果向生產轉移,促進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學會出版物:由學會主辦和聯合主辦的出版物包括:《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生物產業技術》和《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報告》。這三種出版物已成為我國從事生物技術的科技工作者發表研究成果、溝通學術思想、交流學術經驗、促進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園地,并且是從事生物技術研發、生產、政策研究以及決策管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掛靠單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